第388章 分涇渭
關燈
小
中
大
薛氏兄弟二人從來意見相左,此時更是涇渭分明。而奇怪的是,無論是薛允衍還是薛允衡,在這一刻都顯得極為平靜,可想而知,像這樣的辯論,在二人之間應該是時常發生的。
“以家族之名,使詭詐之法,推托本該系於己身之責任,實有悖人臣之道。”薛允衡的唇邊浮著譏意,毫不客氣地道:“父親當初故意得罪兩位皇子的母族,便是為了免去今日之責。自然,我承認父親此舉可謂之曰智,甚至可謂之大智,但卻也不得不說,此舉雖智,卻有失於仁。”
“此乃智者之仁,二弟當真不懂麽?”薛允衍淡靜的眉眼間攏著寒意,雖無咄咄逼人之勢,卻比那更有了一種沈肅:“若無父親一力維系,你我二人如何能於此地論及是非對錯?只怕早便被卷入是非之中了罷。”
說到這裏,他驀地勾了勾唇,意味深長地看著薛允衡:“二弟遠道而來,難道也僅僅只是來看望我不成?”
言下之意,薛允衡逃到平城來,也是在躲是非,與薛郡公裝病實為異曲同工。
薛允衡的長眉立時一軒,凜然拂袖:“長兄此言差矣。我來,是孝;我與長兄論及此事,是義。這已是我能做到的極致,我薛二郎,問心無愧。”
的確,薛郡公寧肯裝病也不想摻乎到桓家的事情裏去,薛允衡雖不認同,卻也不能公開與父親唱反調,所以他才離開,這是他為人子的孝道。
而他此刻與薛允衍辯論,沒去守“子不言父過”這個規矩,卻是他身為臣子的大義所在。
這的確是他能夠做到的極致了。
薛允衍看向薛允衡的眼神裏,飛快地劃過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。
沈默了片刻,他身上的氣勢漸漸地便放松了下來,無聲地嘆了一口氣,道:“我只能說,我以為,父親是對的。父親的做法不僅是智,於薛氏宗族而言,亦為仁。我知道,在二弟眼中,這樣的仁只能說是小仁,可是,二弟想必也不會否認,三公之位,不是誰說舍便舍的,父親卻是毫無戀棧,不慕虛名、不貪權勢。這難道還不夠稱之為‘士’麽?”
的確,面對大司徒的職位,薛郡公也是說放就放,這世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委實不多,而這全是因為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。
千萬不要小瞧這“清醒”二字。古往今來,多少人便毀在這兩個字上頭。身處大陳最高權力的中心,卻能夠始終不為富貴所迷,不為權勢所惑,而是將薛氏宗族放在一個最穩妥的位置進行考量,應該說,廩丘薛氏有薛郡公這樣的族長,實是幸事。
聽了薛允衍的話,薛允衡面上的譏色便淡了下去。他蹙眉思忖片刻,居然點頭表示了讚同:“的確,父親在這一個方面而言,的確堪為士子表率。”
他的用詞很苛刻,語氣的重心都放在“這一個方面”幾個字上,停了片刻,話鋒忽又一轉,語聲斷然地道:“然,若是為了這所謂的君子操守,便將百姓棄於一旁,這樣的君子,我寧可不做。”
“不參與桓氏之事,便是棄百姓於不顧麽?”薛允衍立時接口說道。
他擡頭看向廊外的天空,眸光空遠,語聲更是岑寂,甚至還有一點點的冷意:“從什麽時候起,士族之爭也變成百姓的事了?百姓連飯都吃不上,怎麽不見這些士族多費半分的心?父親不想同流合汙,難道不對?”
薛允衡一下子怔住了。
薛允衍確實說對了一點:桓家的事情,與百姓根本無關。
中元帝拉著朝堂重臣商議此事,分明便是想要分桓家的權、卸桓家的勢。為了這些,他甚至連陳國如此嚴重的旱情都沒放在心上,整天就想著怎樣制衡桓家。
中元帝的此種作派,薛允衡自己也是很瞧不上眼的。既是如此,薛郡公托病遠離這些無謂的爭鬥,真的是便是錯了嗎?
薛允衡斂眉坐著,擱在膝上的手不住地握緊,又松開,顯然是在心中百般思忖。
良久後,他忽地雙掌平攤,緊鎖的眉頭也松了下來,坦然地擡頭看向薛允衍,說道:“淡泊名利,此乃士子所為;君有難而臣為之解,這是臣子應有之道。我還是認為,兼濟百姓與為君分憂並不矛盾,父親可走的路,也並非只有裝病這一條。”
他的話聲落下,曲廊中便又安靜了下來。
薛允衍的視線仍舊停在遠處,半晌後,方才站了起來,往回踱去。
這個舉動便意味著,他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了。
他無法說服薛允衡,一如薛允衡也說不動他。他們真是枉為親兄弟,在許多大事上頭,兩個人的意見常常南轅北轍,完全談不攏。
見他往回走,薛允衡便也起了身,兩個人仍舊是一前一後地沿著廊廡而行。好一會後,還是薛允衍首先打破了沈默。
“二弟說父親是在躲麻煩,在我看來,怕就怕父親躲也躲不過。”言及此處,他轉了身去看薛允衡,面色肅然:“需得早做打算。”
薛允衡沒說話,神情卻也跟著變得鄭重。
縱然兩人政見不同,但在這件事上,薛家卻必須保持一致對外。薛允衡再是特立獨行,也從沒忘記他姓薛。
說了那句話後,薛允衍便轉身繼續往前走,灰色的袍擺在風裏翻卷著,他的聲音也像是被風卷過來的一般,有些飄乎:“如有必要,可與桓氏交好。”
薛允衡一下子站住了,面上有著難掩的異色:“此話怎講?”他壓低了聲音問,眉心攏出了一個“川”字。
薛允衍卻沒回答他的話,而是重新換過了一個問題:“呂氏的事,還有十可殺一案,你都查到了些什麽?”
薛允衡楞了楞,似是對他轉換話題很不解,但轉念之後,又似是隱約明白了幾分,不由撇了撇嘴。
桓氏如果……不,是一定會重歸朝堂。他們在遼西休養生息多年,力量也漸覆如初,一旦回來,必將改變朝堂的格局。
為了維系大陳的穩定,也為了百姓不受士族爭鬥之苦,與桓氏交好,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。
如此一想,薛允衡的心裏莫名地覺得好受了些,面上的神情也變得溫和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以家族之名,使詭詐之法,推托本該系於己身之責任,實有悖人臣之道。”薛允衡的唇邊浮著譏意,毫不客氣地道:“父親當初故意得罪兩位皇子的母族,便是為了免去今日之責。自然,我承認父親此舉可謂之曰智,甚至可謂之大智,但卻也不得不說,此舉雖智,卻有失於仁。”
“此乃智者之仁,二弟當真不懂麽?”薛允衍淡靜的眉眼間攏著寒意,雖無咄咄逼人之勢,卻比那更有了一種沈肅:“若無父親一力維系,你我二人如何能於此地論及是非對錯?只怕早便被卷入是非之中了罷。”
說到這裏,他驀地勾了勾唇,意味深長地看著薛允衡:“二弟遠道而來,難道也僅僅只是來看望我不成?”
言下之意,薛允衡逃到平城來,也是在躲是非,與薛郡公裝病實為異曲同工。
薛允衡的長眉立時一軒,凜然拂袖:“長兄此言差矣。我來,是孝;我與長兄論及此事,是義。這已是我能做到的極致,我薛二郎,問心無愧。”
的確,薛郡公寧肯裝病也不想摻乎到桓家的事情裏去,薛允衡雖不認同,卻也不能公開與父親唱反調,所以他才離開,這是他為人子的孝道。
而他此刻與薛允衍辯論,沒去守“子不言父過”這個規矩,卻是他身為臣子的大義所在。
這的確是他能夠做到的極致了。
薛允衍看向薛允衡的眼神裏,飛快地劃過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。
沈默了片刻,他身上的氣勢漸漸地便放松了下來,無聲地嘆了一口氣,道:“我只能說,我以為,父親是對的。父親的做法不僅是智,於薛氏宗族而言,亦為仁。我知道,在二弟眼中,這樣的仁只能說是小仁,可是,二弟想必也不會否認,三公之位,不是誰說舍便舍的,父親卻是毫無戀棧,不慕虛名、不貪權勢。這難道還不夠稱之為‘士’麽?”
的確,面對大司徒的職位,薛郡公也是說放就放,這世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委實不多,而這全是因為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。
千萬不要小瞧這“清醒”二字。古往今來,多少人便毀在這兩個字上頭。身處大陳最高權力的中心,卻能夠始終不為富貴所迷,不為權勢所惑,而是將薛氏宗族放在一個最穩妥的位置進行考量,應該說,廩丘薛氏有薛郡公這樣的族長,實是幸事。
聽了薛允衍的話,薛允衡面上的譏色便淡了下去。他蹙眉思忖片刻,居然點頭表示了讚同:“的確,父親在這一個方面而言,的確堪為士子表率。”
他的用詞很苛刻,語氣的重心都放在“這一個方面”幾個字上,停了片刻,話鋒忽又一轉,語聲斷然地道:“然,若是為了這所謂的君子操守,便將百姓棄於一旁,這樣的君子,我寧可不做。”
“不參與桓氏之事,便是棄百姓於不顧麽?”薛允衍立時接口說道。
他擡頭看向廊外的天空,眸光空遠,語聲更是岑寂,甚至還有一點點的冷意:“從什麽時候起,士族之爭也變成百姓的事了?百姓連飯都吃不上,怎麽不見這些士族多費半分的心?父親不想同流合汙,難道不對?”
薛允衡一下子怔住了。
薛允衍確實說對了一點:桓家的事情,與百姓根本無關。
中元帝拉著朝堂重臣商議此事,分明便是想要分桓家的權、卸桓家的勢。為了這些,他甚至連陳國如此嚴重的旱情都沒放在心上,整天就想著怎樣制衡桓家。
中元帝的此種作派,薛允衡自己也是很瞧不上眼的。既是如此,薛郡公托病遠離這些無謂的爭鬥,真的是便是錯了嗎?
薛允衡斂眉坐著,擱在膝上的手不住地握緊,又松開,顯然是在心中百般思忖。
良久後,他忽地雙掌平攤,緊鎖的眉頭也松了下來,坦然地擡頭看向薛允衍,說道:“淡泊名利,此乃士子所為;君有難而臣為之解,這是臣子應有之道。我還是認為,兼濟百姓與為君分憂並不矛盾,父親可走的路,也並非只有裝病這一條。”
他的話聲落下,曲廊中便又安靜了下來。
薛允衍的視線仍舊停在遠處,半晌後,方才站了起來,往回踱去。
這個舉動便意味著,他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了。
他無法說服薛允衡,一如薛允衡也說不動他。他們真是枉為親兄弟,在許多大事上頭,兩個人的意見常常南轅北轍,完全談不攏。
見他往回走,薛允衡便也起了身,兩個人仍舊是一前一後地沿著廊廡而行。好一會後,還是薛允衍首先打破了沈默。
“二弟說父親是在躲麻煩,在我看來,怕就怕父親躲也躲不過。”言及此處,他轉了身去看薛允衡,面色肅然:“需得早做打算。”
薛允衡沒說話,神情卻也跟著變得鄭重。
縱然兩人政見不同,但在這件事上,薛家卻必須保持一致對外。薛允衡再是特立獨行,也從沒忘記他姓薛。
說了那句話後,薛允衍便轉身繼續往前走,灰色的袍擺在風裏翻卷著,他的聲音也像是被風卷過來的一般,有些飄乎:“如有必要,可與桓氏交好。”
薛允衡一下子站住了,面上有著難掩的異色:“此話怎講?”他壓低了聲音問,眉心攏出了一個“川”字。
薛允衍卻沒回答他的話,而是重新換過了一個問題:“呂氏的事,還有十可殺一案,你都查到了些什麽?”
薛允衡楞了楞,似是對他轉換話題很不解,但轉念之後,又似是隱約明白了幾分,不由撇了撇嘴。
桓氏如果……不,是一定會重歸朝堂。他們在遼西休養生息多年,力量也漸覆如初,一旦回來,必將改變朝堂的格局。
為了維系大陳的穩定,也為了百姓不受士族爭鬥之苦,與桓氏交好,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。
如此一想,薛允衡的心裏莫名地覺得好受了些,面上的神情也變得溫和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